一、什么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面试方式随着中央国家机关如公安部,以及地方省市如吉林、云南等地公务员面试陆续采用而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它要求一组考生(一般是5-7人一组)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这种面试又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评价者不给考生指定任何角色(不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二是只给每个考生指定一个彼此平等的角色(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但都不指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每个考生应该坐在哪个位置,而是让所有考生自行安排、自行组织,评价者只是通过安排考生的活动、观察每个考生的表现,根据考生在讨论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做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流程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讨论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考生了解试题,独立思考,列出发言提纲,一般为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考生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阶段,考生们交叉自由讨论,或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并最终得出小组的一致意见。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有哪些题型
无领导小组讨论有如下几种题型:开放式题型、两难类题型、多项选择类题型、操作性题型和资源争夺类题型。在实际的考试中,操作类题型基本没有考过,因此,我们将重点对开放类题型、两难类题型、多项选择类题型和资源争夺类题型四种题型的解题技巧进行详细的解析。
1.开放式题型
所谓开放式问题,是其答案的范围可以很广,很宽。主要考察应试者思考问题时是否全面,是否有针对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有新的观点和见解。对于这类的题型,考的比较多的是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这类题型非常类似结构化面试中的综合分析类的题型。对于这一题型,首先要对试题材料的性质和考点进行清晰的定位。对试题材料性质的定位主要是确定试题的材料是积极类的社会现象、消极类的社会现象还是辩证类的社会现象;对于考点的定位主要是确定试题的材料与我们政府的那些大政方针是相关的,最重要的参考材料是十七大报告和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其次,试题的性质和考点定位之后,要全面分析,只有分析全面了,我们的答案才会全面。
2.两难类题型
所谓两难问题,是让应试者在两种互有利弊的答案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主要考察应试者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说服力等。对于这类的题,一般来说是利弊的倾向性不是很强的,往往是两方面的意见都是有道理的,不是一刀切的。因为如果倾向性太过明显,就会造成讨论过程中一边倒的情况,不利于讨论的开展。对于这类题,考生在具体讨论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技巧。第一,要选择立意比较高的一方。比如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民生的发展高于经济的发展等等;第二,要选择立意比较新颖的一方。这要求考生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来具体地选择。如果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大部分人的观点都倾向于一种意见,而持另外一种意见的人比较少,这时考生不妨考虑一下支持较弱的一方,因为这样容易打出亮点。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还要兼顾其他人的观点,不能因为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影响集体意见的达成。因为为了集体的利益而适当做出一定让步也是公务员必备的一项品质。
3.多项选择类题型
此类问题是让应试者在多种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有效的几种或对备选答案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主要考察应试者分析问题实质,抓住问题本质方面的能力。对于这类题型,最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对原因的分析,一类是对多项计划的优先顺序进行安排。对于原因分析的一类多项选择题,要注意站在公务员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多从政府方面找原因,如果投入不足、服务意识度不够、监管不力等等角度进行分析,尽量不要把问题发生的原因过多归咎于外部的原因。对于多项计划进行优先顺序安排这类问题的,要注意重要且紧急的优先解决,重要但不紧急的其次解决,紧急但不重要的再次解决,最后解决既不重要有不紧急的事情。其中判断重要性或者紧急性的标准是要站在全局和人民利益最大的角度来判断。
4.资源争夺类题型
此类问题适用于指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让处于同等地位的应试者就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从而考察应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这类的类型,要注意两点:第一,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尽量多地为自己或自己所代表的单位争取利益,因为这是题目的要求,同时也是考生得分的一个判断标准;第二,在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同时,又不能漫天要价,因为如果漫天要价而不考虑其他考生的利益的话,往往自己的意见很可能被别人联合否决。所以还有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并且对全局的利益分配有自己的一个思路。只有做到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一个平衡,才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四、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答题原则
1、观点明确原则
考生的主要观点只能有一个,观点过多会造成主题分散、思想混乱。考生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摆事实,讲道理,使自己的观点令人信服。
2、角色定位原则
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位自己,是努力做领导者呢,还是做解决问题的专家,或是做勇于突破创新者,或是做团队的“秘书”等等。在面试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能有的放矢地在考官面前展示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3、团结协作原则
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考生要努力在小组中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其他组员的发言,认真倾听发言,做好笔记。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博彩各家的众长,适时地进行有益的补充,以更进一步修正、完善答案,得出整个小组的最终结论。
4、有理有度原则
对于他人反驳自己的观点,不要与之争锋相对,应保持宽容和谦虚的风度,对他致以诚恳的微笑,感谢他的意见对自己的帮助,肯定他的某些观点,然后提出更有力的论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语言表达清晰原则
考生一定要做到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若说话富有气势、声情并茂则更佳,再若能配上一些得体的手势则更富有感染力,以此打动考官。
6、时间原则
每位考生在发言时要言简意赅,把控好时间,使整个小组的讨论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无领导小组讨论答题千万别碰这些雷区
1、不要做沉默者
在这种情境下,相信我们的考生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考生必须要向考官展示自己,必须要说话。
2、不要做啰嗦者
考生在发言时必须表意清楚,语言凝炼,要做到每次均是有效发言。
3、不要做人云亦云者
所谓人云亦云,即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有的考生在自由讨论阶段中,动不动就一句“我同意x号组员的观点”之后无任何自己的观点,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凸显出“x号组员”的观点正确性,反而对肯定他人观点的考生没什么印象,有时甚至会造成无见解,只会附和的反面印象。
4、不要做墙头草
墙头草更多指的是那种无自己见解的考生,只是简单附和、随意追随,因为在讨论过程中,考生也可以更改自己原始的观点,但应当对自己的新观点明确说明才可。
5、不要做易怒者
如果出现你跟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形成争锋相对情况时,或者当其他小组成员对你的观点提出强烈质疑的时候,甚至恶语相向,抑或当所有小组成员针对你一时的口误群起而攻之的时候,考生更要注意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做到态度自然,有礼有节。
6、不要做搅局者
无领导小组讨论本身就是在讨论过程不断妥协的过程,如果每个人都“固执己见”,那么最终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是不可以,自己的观点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否能被其他组员采纳、接受。
7、不要做看热闹者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有时存在这样一类考生,全程表情丰富,动作颇多,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投入地观看大家“吵架”,似乎游离于集体之外,认为事不关己。这类考生是“太不紧张了”,俨然忘了自己正在参加考试。往往会在考官头脑中留下不稳重、不踏实、做事不专一的印象,因此,“适度的紧张”、“投入的思考”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