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香韵承法启新程,廿载华章育新才——法学院以特色活动献礼校院庆,圆满完成2025级迎新工作


金秋送爽,桂子飘香。正值学校建校70周年、法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暨法学教育三十周年的历史性时刻,9月6日,学院迎新工作圆满收官。学院以“高效服务,文化浸润”为内核,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高效完成了230名本科生与58名研究生新生的迎接工作。校领导、学院领导亲临迎新现场视察指导,细致询问报到流程与活动安排,为工作人员加油鼓劲,并向新生及家长致以亲切问候,让初入曲园的法苑新苗倍感温暖。

“一站式”接迎,贴心服务暖人心

学院秉承“全方位服务、沉浸式体验”理念,用贴心举措传递校园温情。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化身“暖心向导”,驻守在北门及校内迎新点,构筑起“校门迎新点宿舍的全程引导动线。从校门接引、行李搬运,到手续办理、路线指引,志愿者们全程耐心陪伴。尤其考虑到新生行李繁重,志愿者们主动护送行李至宿舍,并协助整理床铺、熟悉设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消除新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真诚的微笑与细致的解答,让新生第一时间感受到曲园法苑的真心与温度。

“香囊”悟法理:文化浸润启新思

在保障流程顺畅的基础上,学院创新设计以“香”为媒的特色互动,献礼院庆,启迪新思。香囊制作区前人头攒动,新生们有序参与。十余种承载深厚法学寓意与育人品质的香料(如白芷喻“公正”、桂枝示“卓越”、丁香表“严谨”、豆蔻寓“朝气”)辅以详尽的功效与精神注解,静待新生选择。活动以“取香·承法之重”、“调香·融法之韵”、“留香·传法之信仰”三大篇章展开:

取香·承法之重:在志愿者引导下,新生轻取香包,香料既呼应了曲园七十年积淀的儒学底蕴与人文精神,以取义之心,承接法律人明辨是非、坚守正义的责任担当,汲取曲园七秩底蕴、法学卅载积淀的力量。

调香·融法之韵:新生依凭本心配比香料,以心研习法律,配比香料,如同在法律研习中融汇创新,探寻专属成长路径——或牵挂劳动法中的弱者权益,或热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或执着于环境法的绿水青山守护,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配比,这份 专属味道,在多元碰撞中凝练智慧,筑基未来行稳致远。

留香·铸法之信仰:新生将满载期许与祝福的便笺与亲手调制的香囊一同珍藏。这枚香气信物,蕴藏着对师长的感恩、对求知的坚持、对守护正义的铮铮誓言,更是对传承法治星火、汇聚更浓郁法治氛围的庄重承诺,让这枚香囊成为莫忘来路的珍藏信物

“立牌”铸理想:职业憧憬绘蓝图

报到现场的法官人形立牌成为热门打卡点。镜头下定格的新生眼神,满溢着对法律职业的向往与崇敬。志愿者们借此契机,鼓励新生以此合影为起点:夯实法理、锤炼思维,在模拟法庭与实务课程中砥砺真知,以法官对公正的追求为标尺,坚守法律人底线,立志成为有温度、有力量的法律人。

“折页”传关怀,徽章凝使命

为助力新生快速融入、家长安心托付,学院精心准备了两类专属“明白书”折页与承载法治信仰的院徽金属徽章书签:

双版明白书新生明白书图文并茂,系统梳理报到流程、生活适应指南、学业规划建议及安全细则;家长明白书聚焦协同育人,详述纪律规范、学业管理机制与家校沟通渠道,并附辅导员联系方式,邀请家长共建成长桥梁。

院徽书签徽章:卡片正面镶嵌立体院徽,与博学慎思,明法笃行院训辉映,传递法治信仰。徽章背面精心印绘三校区标志性校门,寓意入学之门、求知之径,同时设计为可剪下的书签,勉励新生与书香为伴、知行合一。

学院特色折页:学院还专门制作了学院简介折页,系统展示办学特色与发展成就,为新生及家长提供了一次深度认知学院底蕴与实力的窗口。折页聚焦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社会贡献等内容,旨在引导新生树立专业认同、明晰学业规划,并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学院育人生态与发展平台。既是新生学术旅程的第一张地图,也是家长感知学院育人理念的信任之桥,全面呈现了法学院作为区域法学名片的实力与社会责任。

廿载风华育新人,法治新程谱华章

从校门处的贴心接迎,到报到时的高效服务,再到“香囊承初心”、“徽章凝使命”、“立牌铸理想”等浸润法学底蕴与文化创意的特色活动,本次迎新工作既确保了流程的便捷顺畅,更通过多元形式深刻传递了法学的温度、深度与时代责任,成为献礼学校七十周年、学院二十华诞的生动注脚。相信2025级新同学将带着这份初入法苑的关怀与期许,汲取曲园七秩底蕴与法学甘载积淀的力量,在未来的校园生活中深耕法理、践行法治,将青春梦想融入学院蓬勃发展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撰写:于子涵 朱星宇

拍摄:融媒体宣传部

责编:解艳林

审核:周彩霞